高质量算力服务与科技创新(一)|2023中国高校算力年会开幕暨中国高校算力联盟成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发布时间: 2023/12/26
  • 稿件来源: 中国教育数字化
  • 点击量:1176

       2023年12月16日上午,2023中国高校算力年会在上海正式开幕。本届年会会期2天,以“高质量算力服务与科技创新”为主题,旨在搭建政、校、企、研等领域领导、专家和相关工作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提供中国高校算力建设重要的成果展示平台,营造高校算力全产业链生态。

       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指导,《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西湖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协办。

       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高校领导、国内领先学者、产业界专家等齐聚一堂,聚焦高校算力平台建设,共同探讨算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创新应用和未来趋势。


       开幕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储新宇,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国跃,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总裁卢永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储新宇在致辞中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祝贺第一届中国高校算力年会的举办和中国高校算力联盟的成立,他指出,本次年会的召开,特别是高校算力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高校在算力领域的研究和合作迈出了新的一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将不断完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产学研合作,助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施国跃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高校算力年会的举办,旨在为促进高校在算力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搭建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计算机算力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对于推动科学研究、促进产业创新、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华东师范大学自2009年起稳步推进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支撑学校的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和卓越服务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师大智慧,做出师大贡献。

       卢永平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也将深刻地影响教育和科研的模式、流程和平台建设。华为将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创新数据密集型超算,提供算、网、云、安各方面的解决方案,为教育和科研的数字化、智能化注入强劲力量。今年教育部与华为联合发起的“智能基座”2.0项目正式启动,未来华为期待与各大高校在教学科研、课程资源、师资培养、实验实训等各方面展开更加紧密深入的合作。 


       中国高校算力联盟正式成立 

       开幕式上,十余所高校计算中心建设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启动中国高校算力联盟成立仪式,中国高校算力联盟正式成立。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的指导下,中国高校算力联盟由《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发起,邀请全国已建设科学算力和拟建设科学算力的各主要高校作成员单位,旨在围绕“算力”与“高校”的融合,共享建设经验、共享技术资源、共享培训资源、共享算力资源,共同助力中国高校算力高质量发展。


       主题报告环节 

       16日共有9位高校专家学者和7位企业代表作主题报告,分享了高校和企业的算力发展情况、建设经验和应用情况。主题报告分别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会民、上海交通大学林新华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林新华在《超算互联网的服务形态与粗浅实践》主题报告中,通过回顾和分析超算互联的历史与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超算互联缺少创新服务模式的局限,提出由算力资源、性能优化和自研软件有机融合的新型算力服务模式,并介绍了上海交大超算团队在过去十年的探索中,在算力服务模式方面取得的突破和成绩,以及为服务学校事业开展的一系列算力服务实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韩振兴在《先进数据存力,助力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中,指出AI三要素是数据、算力、算法,当前先进数据存力成为获取AI差异化优势的关键所在。对此,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对于先进数据存力提出倡议,即新型数据范式,先进介质应用,数据安全可靠。报告介绍了华为OceanStor分布式存储,助力高校建设高质量智算平台,发展先进存力,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取得成功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胡文心在《高性能计算支撑人才培养的探索》主题报告中,强调华东师大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在推动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扮演着促进创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通过学科融合,结合技术发展,学校高性能计算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并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华东师大高性能计算平台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探索,为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胡耀国在《聚变创新,夯实科研算力底座》主题报告中表示,计算产业目前处于多元化时期,XPU、低碳、半导体逆全球化,AI for Science在各个科研领域蓬勃发展,科研算力底座将从传统CPU + GPU发展为横跨东西方生态的CPU + GPU + XPU算力组合。他介绍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如何建设科研算力底座来持续满足未来各个学科的算力需求,并在多样化算力平台上实现算力的高效利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会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级计算中心二十年》主题报告中,回顾了中国科大超级计算中心20年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大超级计算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最早的校级超算平台之一,为校六大公共试验分中心之一。围绕算力平台建设,他详细介绍了超算中心“推动科学计算、促进人才培养”的建设理念及取得的成就。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周健倩在《开启英特尔加速器产品线》主题报告中,介绍了英特尔公司推出的一款高能效架构的处理器——Gaudi2 AI加速器,专为数据中心的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应用而设计,旨在为客户的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更高的性能。她还介绍了英特尔会在明年初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通用加速器GPU Max系列产品线,满足双精度大算力的技术计算需求,同时兼顾AI for Science 的需求,帮助学校、研究所和企业更好地利用多元算力,加速创新脚步。 

       北京大学李若淼在《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校级公共平台建设与实践》主题报告中,回顾了平台自成立以来,在集群建设、团队发展、成果支撑、科研创新、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当1963年北京大学拥有第一台计算机时,就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计算中心,组建专门技术团队服务全校师生。为实现校级平台和院系二级平台的资源整合和高效使用,降低科研成本,加强学科建设,北京大学以计算中心技术团队为支撑,于2016年成立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校级公共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霍建同在《北航高性能计算平台运行实践及规划》报告中,介绍了平台的成立过程、制度体系、软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基本情况和高性能计算通识课程建设情况,以及通过平台对北航科教协同创新中心飞行器协同设计仿真一体化云平台的支撑,分享了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并展示了北航在高性能计算虚拟数据空间和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共性平台方面的科研成果,以期在高校算力互联方面进一步探索。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赵欢在《一体化算力平台建设实践》主题报告中,介绍超算互联网平台建设方案以及相关进展,讲解平台建设主体思路,探讨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分享了相关应用商城及生态建设的最新进展,并就最新规划进行展望。 

       中南大学邹有在《中南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平台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平台运维与管理方面的建设现状,以及平台后续在算力网络建设方面的规划。中南大学校级计算平台历经14年建设,从十万亿次级计算能力的小规模集群发展成为位列国内高校前列的千万亿次级大平台,为兄弟院校开展同类建设提供了案例参考。 

       戴尔科技集团吴跃在《智能计算的技术演进与挑战应对及Azure Stack HCI产品分享》主题报告中,指出实现AI算力的精细化、集群化与多元化供给与调配,是促进AI科研与产业规模化落地的重要推动力。他介绍了当前AI异构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大模型AI分布式训练技术、AI算力池化技术、AI数据平台技术等行业热点技术方向,以及构建AI智能计算中心的探索与实践,并展望了AI计算新兴技术和趋势。 

       西安交通大学杨帆在《西安交通大学多元算力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中,分享了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西安交大高性能计算平台始建于2015年,多年来采用“学科共建、机时共享”的共建共享模式,实现高性能计算资源从“零星分散”到“整合汇聚”的转变,实现计算资源从“谁建谁用”到“共享使用”的转变。目前平台总体计算规模达到近1500万亿次/秒,在支撑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郎翊宇在《让算力更普惠,让AI更普及》主题报告中,介绍了面对大模型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阿里云基于人工智能领域长期实践经验,形成了智能化时代的云计算技术体系,即通过灵骏智算提供软硬联合优化的高性能并行计算,通过PAI为开发者提供高效易用的AI开发平台,同时打造ModelScope魔搭社区的大模型开放生态。阿里云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推动计算技术的普惠性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化。 

       兰州大学张洋在《超算平台助力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兰州大学超算中心构建一套基于容器的异构混合架构超算平台,以满足学校多个学科对于大规模计算和存储的需求。平台的建立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以及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王素娟在《AMD创新技术 开启百核新时代》主题报告中,介绍了AMD的企业文化,一直勇于突破创新的极限,致力于解决世界上最重要的挑战。在百核时代,AMD 也推出了AI领域的硬核产品,将用全新产品和前沿技术,推动科技的进步。 

       南京大学姚舸在《e-Science中心花小钱办多事》主题报告中,介绍了e-Science中心全栈设计建设运营,从高密机房到统一集群管理,打破壁垒整合各课题组和公共的算力资源,建立繁杂品牌型号和架构的混合集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有效解决了算力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心连续推出云盘、协同表格、开源镜像、Git、LaTeX等一系列服务,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为全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年会第二天,各界嘉宾继续围绕“高质量算力服务与科技创新”作报告演讲,汇聚实践智慧与前沿思考,并同步发布中国高校算力优秀案例。